9月20日,海大集团旗下水产育种核心企业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资源、技术、团队、管理等优势,共同致力于水产种业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益丰配资,以科技支撑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南方种业创新基地,引领现代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现代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打造“粤海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海大集团副总裁、海兴农集团董事长江谢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殿昌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益丰配资,双方围绕国家和广东省海洋战略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将共同推动实现现代海洋渔业种源自主可控、广东苗种本地化、全国海水养殖广东苗,助推企业打造国际化的水产种业企业,助力广东省陆基与深远海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在合作层面,双方将推进海洋渔业优异种质资源收集与开发,以及卵形鲳鲹(俗名金鲳)、花鲈、石斑鱼、斑节对虾等重要海水养殖品种良种选育;开展海水种业核心技术攻关,建设联合育种创新平台,共同申报国家新品种;针对海水养殖优质苗种需求,共同开展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无特定病原(SPF)苗种培育等;开展池塘、工厂化和深远海养殖等场景下的绿色健康养殖技术与标准化体系研发,建设“种苗+”成套服务体系。
耕海牧渔,种业先行。水产品为国民提供了30%的优质动物蛋白,水产种业自主自强益丰配资,粮食和营养安全才有可靠保障。作为全球化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海大集团一直高度重视水产育种,以20多年不计成本的投入,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自主研发出9个国家水产新品种,良种资源覆盖国民消费的主要经济品种。尤其是针对全球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南美白对虾、罗非鱼、草鱼,海大集团集中资源重点攻关,已取得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资源储备和产业化规模,实现了种源自主可控,并在全球范围拓展种业产业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是我国南海区域从事热带亚热带水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与重大应用技术研究的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在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遗传育种领域积淀深厚,技术优势显著。研究所系统构建了南海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依托库内保存的丰富活体种质资源,自主培育出多个国家水产新品种,并成功选育卵形鲳鲹、黄鳍棘鲷、花鲈等多个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系,持续强化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良种基础,展现出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创制与种业技术研发方面的综合实力与引领作用。
我国深海养殖起步晚,一些养殖品种的种苗高度依赖进口,对于良种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加紧迫。不久前,为响应海洋牧场建设号召,海大集团在汕尾新建的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正式投产。该基地聚焦石斑鱼等优质海水品种,拓展青蟹、海胆等本地特色品种,构建从高效育苗、精准标粗到生态养成的全流程科学管理体系,培育抗病性强、生长快速、品质优良且适应性强的良种鱼苗,实现从“陆地育种”到“海洋养殖”的高效衔接,将建设成为全国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现代海洋种业核心基地。
依托此次战略合作,海大集团将进一步加大育种领域的全方位资源投入,坚持科技兴农的企业担当,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助力国家海洋牧场建设。
来源:南方农村报益丰配资
昊天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