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刚93岁了,还能精神抖擞地聊起当年的演戏故事,真是让人佩服!他从话剧舞台一步步走到电影银幕广瑞网,靠的是真本事和对角色的那份认真。从《寂静的山林》到《红色娘子军》,他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成了几代人心里的经典。
他年轻时是个话剧演员。1950年,参军后进了沈阳军区文工团,演起了话剧。那时候他演《李闯王》《三个战友》,虽然不是大角色,但高大帅气的外形加上踏实的演技,观众都挺喜欢。1951年,他又调到东北军区文工团,继续在舞台上磨炼自己。话剧这行不容易,每天排练到深夜,台词得背得滚瓜烂熟,动作得练得一丝不差,但他从没喊过累。
进了电影圈,王心刚可不是靠脸吃饭。1957年,他拍《牧人之子》时广瑞网,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王苹注意到了他。这部电影加上之前的《寂静的山林》,让他在圈子里有了点名气。八一厂觉得他外形好、演技扎实,果断把他调了过去,当成特殊人才培养。1958年,他正式加入八一厂,开始了军人角色的黄金时代。
谁能想到,他第一个角色居然是个反派!在《永不消逝的电波》里,他演了狡猾的姚苇。长得那么正气凛然,却把反派演得活灵活现,连眼神里的坏劲儿都让人信服。这演技让大家刮目相看。后来,他才开始演正面角色,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杨晓冬、《红色娘子军》的洪常青。这些角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至今还有人能随口说出他的台词。
王心刚跟八一厂的几位大咖关系特别好,比如田华、张良、王润身。他们不只是同事广瑞网,还是老战友。早年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他们就一起排戏、演出,感情铁得像家人。1956年,八一厂成立演员剧团,他们这帮老伙计一起被调过去,合作拍了《秘密图纸》《哥俩好》《野火春风斗古城》。从话剧到电影,他们的默契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他还有个不为人知的才艺——配音。20世纪60年代,他给不少外国电影配过音,比如苏联的《火》、美国的《巴顿将军》《山本五十六》。他的嗓音厚实又有磁性,特别适合军人角色。可惜这些电影多是在部队内部放映,没多少人知道他的配音功底。要是这些作品流传广一点,估计能让更多人惊叹他的多才多艺。
王心刚还有个弟弟叫王心玉,长得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也是个演员。王心玉在辽宁抚顺话剧团当过团长,演过《西安事变》里的张学良副官,还在《新星》里露过脸。兄弟俩都在演艺圈,但从不互相炒作。王心玉从没想过蹭哥哥的名气,踏踏实实干自己的活。这种低调的性格,估计是他们家的家风。
1965年,他接了个大角色——《烈火中永生》的刘思扬。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特地去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把角色的背景研究得透透的。拍戏时,他一场场重头戏都演得特别认真。可惜,电影后来被改成单本剧,他的戏份几乎全被剪了,只剩几秒钟镜头。这事儿让他挺遗憾,影迷们也觉得特别可惜,那么用心准备的角色没机会展现。
说到王心刚,很多人会想起那些经典电影广瑞网,也会想起那个年代的纯粹和热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干哪一行,只要用心,就能干出名堂。你觉得他的哪部电影最打动你?或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踏实追梦的人?
昊天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