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吉安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南方杂志社、南方+党建频道平台特此推出《南粤先锋》专栏,讲述南粤党员故事,讲解党建知识,树立先锋形象,敬请垂注。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是否到位,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在开门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开门教育作为关键抓手,在问需、问计、问效于民中听呼声、予回声、赢掌声,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广开言路听呼声,以“阳光晾晒”检验教育成果。开门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金钥匙”。坚持开门教育听“真”音、“真”听音,就要走到群众身边,直插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座谈会广开言路,倾听群众肺腑之言;以意见箱广纳诤言,收集群众智慧之声;以问卷调查广征民意,摸清群众急难愁盼,广泛征求群众对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让群众有机会说话、有渠道说话。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能人、普通群众组成“群众评议团”,参与党员干部作风考核、民生项目验收等工作,以公开促公正,用“群众视角”检验整改成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等渠道,拓宽群众参与的途径,让群众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躬身一线察心声,以“百姓视角”找准问题症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需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沉到乡间农村、车间班组、社区院落去开展“蹲点式”调研,走进社区村落进行“沉浸式”走访,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心贴心话冷暖,设身处地理解群众呼声前海吉安,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围绕党务政务公开、惠民政策落实等群众关注的热点,开展“群众点题、干部答题”活动。以“听得进抱怨、容得下批评”的胸怀,将群众的“吐槽声”转化为作风整改的“风向标”,用务实举措传递温暖关怀,持续夯实民生根基,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问效于民赢掌声,以“务实举措”破解民生难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成效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终端问效,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坚持“脚步到一线、倾听到田间”,坚持做到开门“答题”让群众“阅卷”,把“评判权”交给老百姓,让开门教育成效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党员干部想方设法地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小事、急事难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
更多精彩内容:南粤先锋专栏>>>
【作者】陈如亮
【供稿单位】韶关市南雄市老促会
【栏目统筹】陈健鹏
【频道编辑】周丽娜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前海吉安
昊天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